据鲁中晨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还宣称有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这一单方面的贸易举措,瞬间打破全球贸易的平静,也将中美关系再次推向风口浪尖。面对美方的肆意挑衅,中方在短短12小时内火速行动,有力回击,一场贸易领域的激烈交锋就此拉开帷幕。
回顾特朗普过往的贸易政策轨迹,其在第一个任期内就对进入美国的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当时,为平衡各方关系,还给予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英国等贸易伙伴免税配额。但此次,特朗普却全然不顾之前的模式,推行更为强硬的全面征税政策。这种变化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从政治角度看,他试图通过这种激进的贸易保护手段,回应国内部分利益集团的诉求,尤其是那些受全球贸易竞争冲击较大的产业群体。从经济层面分析,特朗普期望借此推动美国本土钢铁和铝产业的复苏,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进而实现所谓的“美国经济优先”。
特朗普此次加征一定的关税的行为,迅速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作为美国钢铝产品最大供应国之一的加拿大,其创新、科学和工业部长猛烈批评特朗普的决定,直言此举“毫无道理”,并明确说加拿大将“一如既往地捍卫我们的产业”,回应也会“明确和有明确的目的性”。欧盟同样反应强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对欧盟征收不合理关税“不会没有回应”,这将引发坚定和对应的反制措施,欧盟将采取行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要知道,美国可是欧盟钢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欧盟的激烈反应也在意料之中。这些来自美国传统盟友的反对声音,足以证明特朗普的这一举措不得人心,严重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
面对美方的无理举动,中方迅速且坚决地采取了行动。2月10日凌晨,在中国贸促会带领30多家国内有名的公司前往哈萨克斯坦组织双方企业签署合作意向之前,中国对美国原油、液化天然气、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等商品加征的关税正式生效。这些商品涉及美国多个优势产业,以2024年为例,中国自美进口煤炭量约占美国对外煤炭出口总量的12.8%,加征一定的关税无疑会使美国这一些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还将美国的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说,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提出磋商请求,认为美方做法不符合《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项规定。中方的这一系列举措,既展现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也彰显了在国际规则框架内解决贸易争端的智慧。
中国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并非首次面临类似挑战,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者。在过去的几年间,美方拉拢盟友试图对华“脱钩断链”,妄图打压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然而,中国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韧性和不断拓展的国际市场,成功应对了这些外部压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过去7年,即便在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仍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国。
到2023年,中国占世界出口份额达到14.2%,这个比例相较于2018年贸易战开始前还有所上升。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中国贸促会带领企业前往中东、中亚、欧洲、非洲等地区,商谈油气贸易、汽车、农业机械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与世界其他几个国家的经贸联系。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
从全球视角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以小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整合,已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美国单方面加征一定的关税的行为,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得众多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生产受阻等问题。例如,一些依赖美国钢铁和铝进口的欧洲汽车制造企业,由于原材料成本的大面积上涨,不得不重新评估生产计划和市场布局。这种混乱不仅损害了各国企业的利益,也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本就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特朗普的这一举措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再看特朗普推行这一政策的深层次意图,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何伟文直言,特朗普此举是为了回应“铁锈地带”选民的支持,看似为选民谋福利,实则是一场政治操弄。“铁锈地带”曾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该地区传统制造业受到冲击,失业率上升。特朗普试图通过这种贸易保护手段,赢得这部分选民的支持。
此外,他还想借此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收缩到北美地区,减少美国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强化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然而,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不仅没办法真正解决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反而会让美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逐渐陷入孤立。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从始至终保持着理性和克制,同时也展现出坚定的立场。中国对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商品价值约140亿美元,与美国的“全面措施”相比,这一举措既展示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实力,又为双方后续的谈判创造了空间。
美国多家媒体和专家对此也有不同解读,《金融时报》称中国的举措是为避免广泛的贸易冲突;《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中方既展示实力又减轻对自身经济的影响;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卡特勒表示北京的反击措施显示出充分准备;穆迪分析师克鲁斯则认为中方的举措是向美国发出“警告”。这些观点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在此次贸易争端中的应对策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特朗普在世界经济论坛曾表示希望“与中国融洽相处”,而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和平共处、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和重要经贸伙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历史已经证明,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政策没有办法解决任意的毛病,反而会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损害全球经济和各国利益,美国自身也难以独善其身。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中美两国更应通过对话解决贸易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引领世界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
特朗普此次的关税举措,无疑给中美关系和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同时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彼此关系、探索合作新路径的契机。中方的火速行动,既是对自身权益的捍卫,也是对国际公平贸易秩序的维护。在未来的日子里,国际社会都在期待中美可以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注入正能量。